山西大学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学校前身为创办建设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历经117年办学历程,山西大学始终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需要”为己任,秉承“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弘扬“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育了三十多万名优秀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育英才,盛世续华章。近年来,承载着科教兴国、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强国的时代使命,山西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并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办学史的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20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我校正式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
专业拓展了解:
名师名人荟萃,讲授成果显著。现有专任老师2138人,高级职称老师1084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国际杰出专业技术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万人计划高层次领军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老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百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国家级讲授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门科目入选国家级精品科目,3门科目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科目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部教材成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共有10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或提名奖。
校园环境优雅,办学条件优良。目前拥有坞城校区、大东关校区、东山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总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面积2985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学校林荫遮道、花草围楼,处处散发着宜学宜居的人文气息,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367万册,电子图书34万余册,讲授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1亿元。在建的东山新校区更将为学校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