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概况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创办建设于2001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首批确认,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执行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文、理、工、经、法、管、艺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是省内创办最早、在校生人数最多、特色最为鲜明的独立学院。
专业拓展了解:
2009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200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同年,学院申报的《独立学院同学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讲授成果二等奖,是全国获得本届高等教育国家级讲授成果奖中仅有的两所独立学院之一。2010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讲授资源丰富。目前设有5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
学院充分发挥河北大学的智力和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资源优势,并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中高级职称老师比例达90%。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独特。遵循“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进行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全省率先实行按二级学科类招生,按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即按照二级学科类招生后,前1—2年按大类培养,之后根据同学的在校学习情况和其在所属学科类内考虑和选取自己意向的专业情况,按照“成绩优先,遵循志愿”的分流原则确定同学的专业。
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注重同学实践能力培养,将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同学后续的发展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了基础。
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进程。讲授模式充分适应同学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学院重视讲授改革,积极推进实践讲授,成效显著,有力的提升了同学的实践能力。目前,学院已在省内外建立了实习基地76个,有力的促进了同学就业安置工作。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办学成绩
学术氛围浓郁。设立学术交流专项资金,每年举办学术报告100多场。
先后与美国麻省文理学院、加拿大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日本杏林大学、福岛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韩国培材大学、济州大学等11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友好交流联系,已连续多年向国外派遣留同学。
近年来同学在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11项,国家级三等奖9项。
2011年,我院同学在第六届全国大同学“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获一等奖的学校共六所,除我院外其余均为985高校。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丰富的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精彩。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同学社团、团体为媒介,营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现有各种同学文化团体和社团40余个。
合唱团2008年代表河北省参加“CCTV隆力奇杯”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决赛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心晴社团荣获2009年“全国高校百强社团”称号;朗诵团2009年两次受邀赴中央电视台参加《中华长歌行》主题晚会录制;黑白画社团2010年获“我爱我的祖国”全国校园艺术作品展一等奖11项;舞蹈团201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走进河北大学”节目录制顺利晋级年度总决赛;
日子剧团首任团长尉迟琳嘉获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九期擂主,现为香港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礼仪团4名同学入围2010上海世博会礼仪人员选拔活动总决赛,其中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翟巍获得全国总决赛亚军;书法协会获2011年全国校园美术作品创作展一等奖8项。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同学就业安置创业
专业就业安置方向和就业安置形势分析广阔。高度重视同学就业安置与创业工作,通过成立就业安置指导科目专业教研室,组织同学参加全国大同学创业计划大赛,成立软件创业中心等形式提高同学的就业安置能力,2009年学院正式启动创业孵化园项目,目前已注册创业团队15支,为同学自主创业提供了平台;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就业安置招聘会,建立就业安置实习基地等方式广开就业安置门路;通过在沿海发达城市建立就业安置工作站,在各地成立校友会解决同学就业安置的后顾之忧。
几年来,我院共送走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20000余名,年终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5%。
2010年,被河北省教育厅命名为“河北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是获批高校中唯一的独立学院。2011年,学院就业安置创业指导中心获“河北省大专及中专就业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至2011年,我院大同学创业团队连续两年获得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大赛的金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奖助
奖励与资助政策。现设有优秀同学奖学金和同学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单项奖励,按照相关评定办法进行评选。在校生还可参加评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补助(用于支持困难同学完成学业资助金)。
另外,学院提供一定数量的勤工助学岗位和经济困难同学生活补助,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