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概况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创办创立于2001年7月,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由河北农业大学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
相关推荐专业拓展了解:
按教育部文件规定,学业期满成绩合格,符合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条件者,颁发由国家统一印制的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本科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士学位。
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复合型应用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
目前学院共有5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八大门类,形成了相互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体系,现有在校生15000余人。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办学理念
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理,以提高教育讲授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的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加强对同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同学经过自身的努力,走上成功之路,成就自己的梦想。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学院具有严格的教育讲授管理制度。讲授管理规范,根据同学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讲授活动,科目设置以就业安置为导向,突出“厚基础、宽专业,高技能、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岗位和就业方向。
学院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相结合。
加全日制大学专科业主干科目讲授力度,加强对同学专业思想教育,同时,注重对同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就业安置能力的综合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信守“管理就是服务”的宗旨,全心全职为同学服务。
学院积极探索新的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专业实行按类招生,一年后,根据同学报道入学开始上课后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考虑和选取自己意向的专业;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3-6年)的讲授管理模式,同学可根据专业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新的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加强过程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认真做好新生报道入学开始上课教育、专业教育、学年审核、中期审核相关相对应对口的岗位进行对口的工作,帮助同学树立专业思想,顺利完成学业。
联手家庭教育,开创学院和家庭共同教育的新局面。本着对同学、家长、社会负责的态度,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每学年初,对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和家长联系,使家长及时了解同学在校的思想、学习情况。
注重同学个性发展。为了提高同学的创新能力和就业安置能力,以培养同学综合素质为主线,激发同学学习积极性,学院设立同学组织14个,同学社团26个,兴趣小组28个,定期开展校园文化交流节、科技创新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为同学开辟多种学习渠道。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办学成果
学院有1800余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有400余名同学考取公务员、河北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平均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在河北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院在国家级和省级“挑战杯”大同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
荣获国家银奖2项、铜奖4项,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河北省特等奖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9项,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亚军1项,全国太阳能模型飞机设计飞行一等奖1项,全国太阳能模型飞行设计飞行科技创新三等奖,河北省大同学创业计划竞赛优秀表现团队1个。
学院在全国大同学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共有19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8人、二等奖68人、三等奖88人;全国大同学英语竞赛中共有31人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23人;同学累计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1项。
学院有15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30人获得省级优秀同学干部称号,104人获得省级三好同学称号,1人获得“博爱科技创新奖”奖学金。
学院于2007年1月被河北省民政厅授予“社会捐助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11月、2011年12月连续两次获得河北省大同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2007年12月被共青团保定市委授予“保定市五四红旗团委”;2012年4月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同学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组织奖”。
连续数次被授予省、市级“大同学社会实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