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概况
内蒙古大学创办建设于1957年,是新中国在少数民族省区创立最早的一所综合大学,1978年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之一,2004年成为教育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共建院校,同年被教育部评为本科讲授工作优秀院校。
相关国防士官专业拓展了解:
学校地处自治区首府、塞外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
距北京600多公里,空中距离只有440公里,空中飞行时间40分钟,乘火车10个小时。
讲授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792亩,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1 325亩,新批讲授用地900多亩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3 000多亩。
党中央、国务院对内蒙古大学的创办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建校初期周恩来总理指示高教部从北京大学等12所高校抽调了一大批优秀老师,组成最初的师资队伍。
前国家副主席、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兼首任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担任副校长。前任校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博士。
现任校长为自治区副主席连辑。
1997年9月,内蒙古大学隆重举行了建校40周年庆典,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李岚清、布赫等为内蒙古大学题词。
1999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临内蒙古大学视察。
2003年5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重要时刻,再次来到内蒙古大学,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各民族草原儿女的亲切关怀。
2004年1月,贾庆林主席来到内蒙古大学考察并看望了学校师生。
十五、十六届政治局常委李岚清、曾庆红等同志也先后到内蒙古大学视察。
内蒙古大学师资队伍
内蒙古大学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业务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全校现有专职全职教职工2 429人,讲授科研人员1 438人,其中,教授及正高职高专称老师207人,副教授及副高职高专称老师346人,博士学位老师162人,硕士学位老师505人。
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分别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科技委员会、教育部讲授指导委员会和国际国内许多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36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老师72人,国家“百千万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人选3人,自治区“321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8人,自治区高校“111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6人。
内蒙古大学讲授建设
内蒙古大学设有蒙古学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院(筹)等16个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正在筹建。设有34个系,3个公共课讲授部,59个本科专业,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13个本科双学士学位专业。
内蒙古大学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9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MBA、MPA、工程硕士、法律硕士、高校老师专业学位点)。
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数理学、生命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讲授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化学、文史哲2个自治区基础科学研究和讲授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共同建设国家大同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汉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外语类、艺术类)、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门类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
内蒙古大学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讲授名师奖”获得者2人,有国家级精品课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16门,校级精品课39门,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9个。
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9个,自治区级实验讲授示范中心5个。
内蒙古大学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内蒙古大学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多种办学层次。
学校还招收民族预科生和留同学。
目前各类在校生约20 000人,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同学约占总数的30%。
时至今日,内蒙古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50 000多名各类专业技术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有的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学校将扩大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建设规模加大高层次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
学校坚持讲授、科研并重,讲授、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四位一体的办学原则,积极承担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蒙古学、草地生态学、生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
多项讲授、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内蒙古大学讲授资源
1996年内蒙古大学网络中心进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是CERNET的西部中心结点之一。
学校计算中心可以同时容纳500名同学上机(每人一台计算机)。
现代化的电教中心于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多媒体讲授专用教室达100多个。
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是自治区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之一,有蒙、汉、满、藏以及外文图书170多万册,设有教育部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
近年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重要文献数据库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蒙古学特色文献库》,初步建成了数字化图书馆,提供书目查询、文献检索等多项网上服务。
1997年落成的现代化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是目前自治区实际建设规模最大的文体馆。
该中心造型奇伟、设施一流、功能多样是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理想场所,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许多名牌栏目都曾在这里录制节目。
近年来,内蒙古大学新建了数座同学公寓,1998年新建的同学浴室全天候开放,它兼有洗浴、理发等多种功能。
1998年重建的奥都快餐城和2000年重建的同学食堂极大地改善了同学的用餐条件。
2003年新建的东校区同学宿舍,本科生达到4人一间,有电视、电话和互联网接口。
理工楼和化学化工楼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我校已拥有国内一流的讲授环境。
经过50年的建设发展内蒙古大学已经成为一所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如今的内蒙古大学仿佛一座典雅的花园,校园内红楼耸立、绿树掩映、春花秋月、湖水涟漪、书声朗朗。
同学公寓区中间的游园,一色的江南园林风格,景色如诗如画。
内蒙古大学对外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20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同学。
内蒙古大学与北京大学建立了手拉手校际合作关系。每学期选拔几十名优秀同学到北京大学选修科目学校承认其修读的学分,作为其四年本科学习的一部分。
内蒙古大学发展目标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讲授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使内蒙古大学的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类大学中处于前列,部分重点学科讲授科研水平达到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