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由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于1999年强强联合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的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现设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含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学校现有专职全职教职工2770人(校本部2268人),其中专任老师1711人(校本部1380人),具有高级职称老师861人(校本部772人),占专任老师总数的50.32%(校本部55.9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老师1352人(校本部1186人),占专任老师总数的79.02%(校本部85.94%),其中博士学位老师占43.09%(校本部48.91%)。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自治区“333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新世纪321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2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80人、草原英才团队23个,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奖9人。有全国林业讲授名师1人、自治区级讲授名师22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2人。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支持计划6人,高等学校开设招生专业讲授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
专业拓展了解:
学校现有国家级讲授团队1个、自治区级讲授团队18个。有国家级精品科目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有国家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讲授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同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大同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和农业部首批农科教合作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3个。立项教育讲授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级6项、自治区级36项。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0个、重点建设专业5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实验讲授示范中心9个,有自治区级精品科目72门、优质精品科目4门。获国家级讲授成果奖8项、自治区级讲授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26项)。建校66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15万余人,遍布祖国各地,一大部分已成为自治区农牧业生产领域的领军人物或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