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大学简介
牡丹江大学创办建设于198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普通高校,学校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素有“塞北江南”之称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这里青山环绕、碧水中流,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著名的亚洲第一高山堰塞湖――镜泊湖、中国第一雪乡――双峰林场,唐代渤海国遗址和英雄杨子荣战斗过的林海雪源是国家重点旅游风景区。
专业拓展了解:
绥芬河、东宁两大口岸是省内对俄罗斯陆路通商的主要口岸之一。良好的文化氛围,优越的经济环境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下设一院(继续教育学院)九系(经管系、财贸系、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化工系、外语系、中文系、艺术系、建工系)二部(基础部、体育部)一附属小学和学校与绥芬河市的校市实训就业安置合作区。
牡丹江大学师资
学校现有专职全职教职工482人。
其中,专任老师245人,外籍老师3人,博士2人、硕士61人,教授2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111人,具有“双师”资格老师95人,兼职老师123人。
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41个专业,其中食品加工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全日制在校生6330人,成人本专科2170人,其它各类培训人员6000人。
牡丹江大学讲授建设
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面积38.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66万平方米。建有讲授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食堂(省级一类)、同学公寓(省级示范)、浴池、体育场、留同学楼等。
建有同学活动中心,百兆宽带校园网,有线电视网,学术报告厅,画室,琴房等。设有多媒体视听室4342座位,专业实验室、实训室等58个,计算机1200台。
拥有一流的闭路电教系统和远程教育讲授平台,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讲授手段为同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牡丹江大学奖助学金
为保证特困同学顺利完成学业,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协助贫困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贫困同学可享受国家补助(用于支持困难同学完成学业资助金);德才兼备的特困生可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是德才兼备的全日制在校专科生可获得国家奖学金。
三是设立“优秀同学奖学金”一、二、三等。
四是通过社会资助贫困生,开展“爱心助学工程”。
五是学校领导,专职全职教职工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为贫困生送温暖。
牡丹江大学同学就业安置分布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以就业安置为导向,瞄准市场、跟踪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
全面实施系部“一把手负责制”和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实训就业安置一条龙,双向选择零距离”工程,并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和大连经济开发区等地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安置基地;积极开展“多证制”,提高同学职业技能和竞聘优势。
多年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平均毕业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建校以来学校立足本地,服务全省,辐射三区,面向全国,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培养了各类同学10万余人,分布在牡丹江及全国各行各业,80%成为业务骨干。
担任领导职务、董事长、厂长、经理及处级以上干部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