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学院概况
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建校3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专业拓展了解:
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
学校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浙江传媒学院;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获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和江南名城桐乡市。
学校总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1286亩,总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
其中,下沙校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786亩,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桐乡校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50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学院特色专业及专业优势介绍
学校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新媒体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和大学外语讲授部、社会科学讲授部、大学体育讲授部等3个讲授部。
建有“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动画讲授研究基地”等7个省级以上研究机构。
学校学科特色专业及专业优势介绍鲜明。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学”和“戏剧戏曲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本科专业31个,其中艺术类专业15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学院讲授设施
学校师资充足。
全校教职员工总人数973人,其中正高职高专称81人,副高职高专称1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老师1名,省151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3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讲授名师2人,省讲授团队4个,省科研创新团队1个。
学校讲授实验设备先进,讲授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8亿元。
建有省级实验讲授示范中心建设点5个,播音主持与导训实验室、数字影视特技实验室等21个实验室;22层演播大楼拥有各种规格演播厅17个,是集讲授、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96万册,电子图书75万余册,音像视听资料近5万件,已成为我国区域性广播影视资料中心。
学校联手行业合作培养传媒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讲授改革工程。
与全国广电系统合作,建立16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构建同学专业实践和就业安置的平台。获得国家讲授成果奖二等奖2项(参与),省讲授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6个省级重点专业;有国家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科目1门,省级精品科目15门;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省级重点教材19部,先后出版自编教材70部;共有22个项目获得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学院国际合作成绩斐然
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2011年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北爱尔兰奥斯特大学联合建立孔子学院。
雄厚的师资,一流的设备,优良的学风,使学校的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深受业界及社会好评,每年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毕业学生就业率在93%以上,许多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成为广电传媒领域的精英骨干。
学校荣获浙江省“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江传媒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断推进学校向着以培养广播影视和文化创意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以传媒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干,文经工管协调发展,以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为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