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校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学院独立建制,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相关国防士官专业拓展了解:
2002年,学校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和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担任理事长。
学校主办方之一的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985”、“211”重点高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伟人故里――中山市的最高学府,它位于学校校园环境优雅,实施设备和硬软件设施应有尽有,清静适合学习的中山市区莲峰山麓,校内华盖擎天,蓊郁葱翠,是中山市“园林式单位”,被誉为“城市中央的花园大学”,是广大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同学人数1.4万人,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就读学校最低录取分数、投档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9个二级学院35个本科专业,7个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类专业为核心,工、管为主干,工、管、经、理、文、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2012年,学院借助总校平台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办学层次和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融合电子科技大学的优良学风和孙中山先生的开拓精神,近三十年上下求索,努力追求,不断积累,特色彰显,优势突出。
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办学积淀,学院积累了一支专业的具有高职高专称、高学历的自有老师队伍。
现有专职全职教职工近千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5人,专任老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占老师总数的38%,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老师总数的76%以上,涌现出一批南粤优秀老师、十佳感动中山人民老师、中山市优秀拔尖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山市优秀老师。
同时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在学院授课或讲学。
结合产业的科研平台
学院立足中山,面向国内外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在应用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高分子材料、区域经济、香山文化和孙中山研究等方面科研成果丰硕。
已建成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分室、2个省级研究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研究平台、13个研究院所、15个科研团队、一批校企合作平台,49位专家、学者作为省市科技特派员前往企事业单位,服务地方经济、科技、文化建设。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73项、市级项目227项,年科研到帐总经费逾千万。
135个科研项目获得奖励,其中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44项,市级科研奖励90项,2008年马争教授研究团队科研项目“基于虹膜的识别方法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利于成长的求学环境
学院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先进的科学实验大楼,拥有高水平讲授实验室84个,讲授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达9260万元;高标准同学空调公寓、同学食堂、体育馆、运动场和同学活动中心,这些都将为同学提供潜心求学的良好环境。
正在建设的香山片区,将为学院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质量过硬的教育讲授。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讲授改革力度,推进“讲授质量工程”,创新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建设、讲授团队建设、优秀实践讲授基地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教材建设等为抓手,讲授研究与改革成绩斐然,讲授质量不断提高。
“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工程力学”被评为省级精品科目,“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被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讲授中心被评为省实验讲授示范中心,3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级教研教改项目立项。
强化讲授管理的同时,注重把科学研究与讲授环节结合起来,吸纳同学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为同学提供良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平台。
近年来有500余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其中部分同学赴海外深造。
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学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在全国大同学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等竞赛中捷报频传,在全国大同学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同学“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全国大同学信息安全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CCTV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同学嵌入式设计大赛等竞赛上摘金夺银,获得全国及省级奖项千余项。
在艺术舞台上更是意气风发,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全国大同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原创舞蹈《选村官》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同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的录制。
特色彰显的就业安置创业
学院坐落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一直坚持实行积极的就业安置政策,充分收集就业安置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安置渠道,深入挖掘就业安置岗位,创新强化就业安置服务,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毕业学生就业率已连续八年位居广东省院校前列。
以“大同学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验班、创业学院、创业种子基金”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同学提供更广阔的创业舞台。
学院“大同学创业孵化基地”受到国家及省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赏和肯定,并得到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全面报道。
2009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就业安置工作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经过二十七年的办学,学院已经成为中国独立学院中的佼佼者,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学校”,是国内首家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独立学院。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学院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300余所独立学院第11位;武书连2013和2014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学院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独立学院100强综合实力本省排名第4位,办学质量和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学校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IT应用”、“创业创新教育”两大特色,打造“工程教育”、“商科教育”新特色。
以“质量立校、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强校、文化兴校”战略为指引,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特色专业及专业优势介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