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校介绍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专业拓展了解:
1996年由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强强联合组建,此后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和绍兴建工中专等学校相继并入。
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立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
学校位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区。
拥有本部(河东、河西、南山)、兰亭、上虞、镜湖四个校区,校园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面积1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讲授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06.32万册,电子图书约118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2.3万种,资料数据库34个。
设有人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教育学院、上虞分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以及绍兴广播电视大学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同学23027人(含元培学院同学8547人)。
绍兴文理学院学科专业
学校牢固确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大力推进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着力增强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5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拥有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纺织工程等3个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3个浙江省级重点专业,会计学、小学教育、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生物、电工电子、物理、化学、经济与管理、电子科学与信息、机械工程、医学等8个浙江省级实验讲授示范中心,1个浙江省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讲授团队,22门浙江省普通高校精品科目(本科)。
学校是“全国大学英语讲授改革第二批示范点项目学校”,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是浙江省首家高校外国留同学书法教育基地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基地。
获省讲授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讲授成果二等奖1项(第二承担单位)。
大同学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殊荣,风则江大讲堂、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爱心承诺、卓越奖学金是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品牌。
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毕业学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科学研究为支撑,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化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化学、岩土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护理学、工商管理等8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精细化学品传统工艺替代技术研究、清洁染整技术研究等2个省重点实验室、越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与越文化研究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功能化多孔材料与绿色替代技术创新团队1个合作共建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建有越文化研究院、绍兴经济研究院、鲁迅研究所、纺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
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4项,其中国家级89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省哲学社会科学突出学术贡献奖各1项。
公开出版的《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绍兴文理学院师资队伍
学校积极实施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拥有专职全职教职工1842人,其中专任老师1163人。
专任老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1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84人,正高职高专称158人,副高职高专称331人;省特级专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优秀老师1人、省级讲授名师3人、省“新世纪151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工程”45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2人;另有从各个大学高薪聘请院士8人。
绍兴文理学院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修德求真”的校训,坚持“质量为重、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本、特色为上、协同为要”方针,积极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向讲授研究型大学转型,朝着建设高水平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战略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