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珠海学校介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经教育部2004年5月18日批准创办和成立,现由吉林大学与珠海市华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在吉林大学珠海校区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
相关推荐专业拓展了解:
学院现设14个系,2个讲授中心,1个讲授部,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近25,000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师资队伍
学院牢固树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兴院之本,师资是第一资源”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用好现有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稳定关键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引进急需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未来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思路,使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吉林大学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积极引进优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老师,组建了一支品学兼优、结构合理、梯队健全、勤奋敬业的老师队伍。
专任老师中21%具有教授、20%具有副教授学术职称;26%拥有博士学位、60%拥有硕士学位。
学院实施“百人工程”,现已培养112名优秀青年老师,多措并举,大大提高老师队伍整体水平。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办学定位
学院遵循“‘十一五’保证质量上实际建设规模、‘十二五’稳定实际建设规模创品牌”的发展思路,确立“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居前列”的办学定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科专业
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41个本科专业。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讲授工作
采用2年基础理论课、1年专业知识课、1年职业技能锻练的培养模式。
学院聘任院内思想政治素质好、讲授水平高的教授组成讲授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学院讲授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报读报名咨询和审议;同时,各学科也由院内外的教授、专家共同组成讲授指导委员会,审查专业培养方案、创办建设实习和就业安置基地。
已全面开展包括院级实验讲授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院级精品科目建设项目、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实践讲授改革与创新项目、优秀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一般讲授改革与讲授研究项目等质量工程项目;努力建设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的科目体系。
学院鼓励并支持老师结合自身讲授实践编写符合独立学院讲授特点的教材,现已有近百部教材正式出版。
从吉林大学聘请相关学科教授组成讲授评估专家组,经常性地开展讲授水平评估和讲授质量监控。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学研究
学院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提供服务。建院以来,学院共争取各级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专利7项,发表论文近700篇。
学院现有“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生物医药服务示范平台、珠海市工业设计与模具制造技术公共实验室、珠海市生物医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多个科研平台。
并有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珠海分中心等多个吉林大学科研机构与学院同系别相近相似专业进行捆绑式建设。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图书资料
学院图书馆经过建设和发展,馆藏图书已经形成了具有学科、专业优势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
现有纸质藏书 130余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中外文报刊2600余种,并与吉林大学建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关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设施设备
学院具有一流的本科讲授条件,校园依山傍海,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约2421亩,基本建设和讲授基础建设投资21.5亿元,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6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5.88亿元,Siemens PLM Software(原美国UGS)公司、摩托罗拉公司、联想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向学院捐赠的软件及各类讲授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4.63亿元。
学院建有三座讲授楼共8.5万平方米,实验楼和机电实训楼共3.3万平方米,图书馆5.4万平方米,五环体育馆和游泳馆共1.1万平方米,大同学活动中心0.7万平方米,还有标准体育场、高尔夫讲授锻练中心、篮排球场、乒乓球馆、健身房等;生活设施完善,两个大型食堂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同学公寓有2.6万余张床位,4人标准间,设有电脑桌、电话、网络接口、电风扇、饮水机、独立卫生间、太阳能淋浴等设施。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合作
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目前已与美国布莱恩特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加拿大卡普敦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日本金城学院大学、韩国东国大学、台湾义守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近60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已开展实质性合作。
2008年至今,学院已选派约450名同学赴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短期留学;选派约320名同学赴美国迪士尼世界等大型国际企业开展带薪实习;外派近50个老师代表团赴国(境)外高校进行访问、参会、研修,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科研项目。
学院已接待180多个外国和港澳台地区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聘请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长期外籍老师、短期外国专家、客座教授常年来校任教或讲学。
学院还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类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出版学术刊物。
学院将继续着力拓展“3 1”、“2 2”、“4 N”等联合培养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模式,选派同学赴国(境)外留学深造,攻读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常年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国际预科班、短期外语强化班,为有志出国留学进修的同学提供语言培训,累计有近1,200名同学参加培训。
学院已有来自美国、瑞典、西班牙、委内瑞拉、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也门、尼日利亚等十个国家的外国留同学来校学习、生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士讲座
为全面提高同学的综合素质,学院先后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台湾“中央研究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80多位院士来院讲学,极大地开阔了同学的学术视野。院士们种下的红木棉枝繁叶茂,“院士林”与“校友林”、“国际合作林”、“校企合作林”为校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园文化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学院经常邀请不同领域的学术大师和吉林大学的名师来院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马云、王石、白岩松、鲁豫等多位社会名流和亲爱的童鞋们面对面交流,极大地开阔了亲爱的童鞋们的学术和社会视野。同学在感受浓郁校园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并推动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同学获奖
学院组织同学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同学科技、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8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63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130余项。
2008年,学院成功承办了全国首届大同学高尔夫邀请赛、广东省第三届大同学校园文化艺术节深圳分赛区大赛、珠海市第二届大同学运动会等多项大型赛事活动;2009年,学院成功承办了“青春乐章”珠海市金秋艺术节高校专场晚会和第四届珠海市大同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等大型活动。
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构建出学院一派和谐的景象,为学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企合作
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加强实习讲授环节,提高同学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学院已经与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300家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优势互补,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尽全力促进同学就业安置。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就业安置状况
学院十分重视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就业安置工作,实行就业安置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起院为主导、系为主体的院系两级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就业安置工作体系和制度规范的就业安置工作运行机制。
就业安置工作坚持六个结合、三个依托,注重五个关键环节。
从2008年首届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开始,学院每年通过各种途径为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提供的岗位信息人均不低于2个。
学院历届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毕业学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就业安置遍布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地区,在广东省及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安置的占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总数的70%以上。
2010年,学院被评为“广东最具就业安置竞争力独立学院”。
2011年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毕业学生就业率为98%,其中在广州、珠海、深圳三个城市就业安置的占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总数53%。
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紧邻珠海航空产业园,靠近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地处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
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幽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诚挚欢迎全国学子踊跃报考吉林大学珠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