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概况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校招生报名志愿填报代码:13902)是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广东东宝集团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等学科的多科性独立学院(教发函〔2005〕68号)。
相关推荐专业拓展了解: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广州校区地处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华美路与广汕一路交界处,规划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面积385亩。
东莞校区地处与广州市黄埔区一江之隔的东莞市麻涌镇,规划面积1800亩,其中讲授用地1200亩,另有配套设施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600亩,首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与广州市隔江相望,距广州校区26公里。
学院讲授设施齐备,与中山大学校园网实现互联,共享中山大学丰富的信息资源,并配套校车,往返中山大学之间,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发达,生活设施配套完善,自然生态学校校园环境优雅,实施设备和硬软件设施应有尽有,清静适合学习,是学习深造的理想胜地。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科建设
学院现已招收九届同学,在校生13244人。设有18个系部:经济与贸易系、法律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艺术设计学系、信息科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系、药学系、管理学系、财务与会计系、公共管理学系、 资源与城乡规划系、康复医学系、听力与言语科学系、资讯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讲授研究部和公共基础课讲授研究部。
有32个专业: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自然地理与资源规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护理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 公共关系学、信息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艺术设计学、服装与服饰设计。
学院已获得了学士学位授权资格,同学修满讲授计划规定的学分,达到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要求,准予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并颁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证书;根据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第26号令规定,对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授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讲授目标
学院坚持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同学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为特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采取启发式、互动式等讲授模式;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讲授传统和“早、正、严、实”的讲授原则,倡导诚信求是、开放包容、笃实创新的精神,力求因材施教、注重和尊重同学的个性发展及健康人格的养成,在培养人文精神、强调文理医融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同学实践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院已与117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广州南沙大酒店有限公司、广东南方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健民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为满足复合型、应用型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实践、实训的基地与平台。
同时,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展开国际教育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已与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孔子学院、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澳门城市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根据不同高校应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不断加强对外教育合作,提高办学水平。
中山大学对新华学院的讲授和管理负责,并监控办学质量。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老师504人,兼职老师25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40.08%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65.28%。师资主要来自:学院招聘全职(高薪聘请)老师;中山大学老师(含退休及少量全职(高薪聘请)老师);向社会聘任的优秀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聘请其他高校有讲授经验的老师和有关行业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士、专业技术骨干。
现有管理机构7个,常设机构有院务委员会、讲授指导委员会、讲授督导组等,指导学科建设、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专业、科目建设和专业骨干的培养,并监督检查讲授质量。学院还成立了金融研究中心、广东文化研习中心、医学医药研究中心、财税与会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旨在打造平台抓手,锻练青年老师专业科研能力。
学院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着力为社会培养实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技能、显个性,具有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在全国独立学院的前列中有较高知名度、多学科、讲授型、应用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