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政府主办的公有制全日制高职高专院校。学院以培养具有高尚人格、高雅气质、良好行为规范的高技能女性专门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女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曾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连续十年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相关推荐专业拓展了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德江于2006年11月亲临学院视察,对学院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勉励学院继续“以就业安置为导向,以提高技能为目的,突出特色,办成一流的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副总理及省长朱小丹等领导一行于2012年2月视察了学院,汪洋副总理高度赞扬学院建设发展成绩和同学综合素质水平,希望女院学子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女性,勉励学院创办建设品牌,培养更多适应广东转型升级的优秀女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广东科学发展提供其他院校所不能替代的智力支撑。
校园环境
学院地处广州市番禺区,邻近莲花山风景名胜区,处于广州新城区域内,距广州亚运城仅500米,广州地铁四号线石站即为学院西门口,至广州大学城两站车程,学院西门口即有公交车站,公共有直达各大车站和火车站的公交和相关地铁,生活方便。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学习、生活和运动场所,讲授、实践和生活设施先进齐备,校园环境怡人,是理想的大学学习生活场所。
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专业
学院设有管理系、应用外语系、经贸系、应用设计系、文化艺术系,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财经、旅游、公共事业、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艺术设计与传媒等大类面向现代服务业的28个专业(方向),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适宜女性学习和就业安置。文秘、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示范专业,服装设计等热门专业被确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管理和商务英语等热门专业被确定为省重点培育专业,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多人。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并有较强讲授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老师队伍。现有专职全职教职工395人,30%以上的老师具有副高以上职称,50%以上的老师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具有“双师素质”老师人数占专业课老师总数的76.5%,各专业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讲授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并聘请校外的专家、企业家和业内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讲授条件
学院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地区,服务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以就业安置为导向,注重工学结合,培养服装、艺术设计、商务、管理、贸易、现代服务、信息和表演等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女性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校内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和服装设计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实训基地、旅游实训基地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等11个校内实训基地,各类校内专业实训室90多个;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清远等地与1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各专业特点灵活开展专业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为同学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供保障。学院还实行“双证书”制度,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除获得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证书外还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毕业可以考取和应取得的相关从业证书,在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等各类专业考点20多个。
办学特色
学院始终把提高女性素质、培养应用型专门高精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的立足点。坚持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塑造同学人格,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女大同学成才”、“女性形象设计与现代礼仪”等科目,利用校园独特的人文环境培养同学自信水平、自主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重视专业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等提高同学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通过各类实践和实习活动,提高同学职业能力和就业安置竞争力。
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非常重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设有院、系两级社团组织,院级社团包括各类协会、艺术团体、体育俱乐部、通讯社等40多个,系级社团包括各专业协会40多个。社团类型丰富,包括文化娱乐类、体育竞技类、社会实践类、科技类、志愿服务类等。学院每年还举办各类大小型文体活动及各类讲座,如社团巡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比赛、运动会、女生节、秘书节、模拟面试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安置指导服务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女性素质系列讲座、英语口语演讲比赛、服装设计大赛、公关礼仪大赛等,为同学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和丰富的课余生活。
学子荣誉
女院学子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谨守“励志、笃学、求实、尚美”的校训,自觉砥砺意志,修炼气质,刻苦学习,凭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奖助学措施
优秀新生奖:一次性奖励广东省普通高考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高考成绩前10名新生,其中一等奖4名,5000元/人,二等奖6名,2000元/人。
奖、助学金:国家和广东省每年拨专款设立的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和国家补助(用于支持困难同学完成学业资助金)(3000元/人/年),奖、助学人数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0%;学院还设立优秀同学奖学金,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同学,每学年评选一次,最高金额为2000元/人/年;另有社会捐资设立的同富奔兴威助学金,资助金额1000元/人/年。
勤工助学:学院每年拨专款100多万元用于同学勤工助学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同学设立了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包括讲授专用教室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机房网络维护员和环境卫生员等,帮助部分同学通过勤工助学解决生活困难,另外还积极拓展社会资源(如中国移动、建设银行等)开拓勤工助学岗位。
助学贷款:学院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向经办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人/年。
就业安置情况
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安置为导向,高度重视同学的就业安置工作,通过加强实践讲授、就业安置指导和培训、大型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供需见面会,全面提高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求职应聘能力。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由于专业基础扎实,职业能力强,品行和素质好,懂礼仪、富涵养,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八届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的毕业学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2012届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生毕业学生就业率为99.24%。
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有关领导深入我院调研,并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在省委政策研究室编印的《情况与建议》(2012年8月14日第32期)上刊发。报送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负责同志参阅,同时发送省委和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妇联等多个部门,引起良好反响。
专升本教育
“专升本”是指从专科教育升到本科教育的总称,包括专插本、自考本科、函授本科、电大本科等,几种途径的文凭层次相同,都是本科。
“专插本”是指专科生在同学取得毕业证和相关技能等级证及资格证当年三月参加全省统一的专插本考试,插入到本科院校大三年级进行在校全天上课学习,属全日制本科。
每年我院约有七十名同学成功考上插本就读本科。
自考本科:为满足我院同学专本联读的愿望,进一步提升文凭层次,增强就业安置竞争力,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等高校合作设立专升本相沟通讲授点,现已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商务管理、营销管理、艺术设计和会计等热门专业。
其特点是:业余时间在校内实施讲授,费用低廉,学校学费及杂费两年约9000元左右,我院在籍同学可免试报名,学制二年。
同学修完规定科目,经考试合格(其中部分科目可以专本互认)可同时获得本科文凭,通过学位外语考试和论文答辩者还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我院现有专升本相沟通在读同学1200余人。
国际交流
学院与美、澳、德、英、日、韩、新以及港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高等院校、女子院校和妇女界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和合作办学。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签署了“友好学校”协议,互派同学交流学习,组织同学到日本进行语言和同系别相近相似专业培训,并成功推荐了几批同学到日本留学,接受本科学历教育;与德国F U培训集团合作,在全校各专业已先后选送5批同学到德国进行为期2个月的商务贸易、电子商务等培训实习;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坎顿分校合作,先后选派多名老师到该校做访问学者,组织同学赴美参加该校的国际夏令营活动,2012年5月我院也迎来美方师生交流团;与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赴美文化教育交流项目办公室合作,于2012年成功组织实施了首届暑期赴美带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