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学校历史
原为富宁县农业中学,创办于1964年,原校园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面积只有7.5亩,办学条件极为简陋。为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实际建设规模,2003年8月,县委、政府决定将学校迁址新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学校于2006年8月搬迁到新校区。新校区学校占地面积实际建设规模面积116亩,规划总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000多万元,分两期建设,目前学校已建校舍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1]。
相关国防士官专业拓展了解:
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学校简介
截止2011年5月,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现有专职全职教职工102人,各类讲授班45个,在册同学2000余人。学校先后开班设置(具备招生资格)计算机、农学、电工电子、建筑装饰、制衣等10多个专业,自2002年参加 “三校生”高考以来,已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同学1500多名。2010年8月,学校通过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
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办学模式
近几年来,富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采取灵活的模式办学:一是坚持就业安置和升学并举,既为同学就业安置打好基础,也为同学升学创造条件,满足同学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的愿望。二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把制衣和电子电工班办到企业,让农村贫困同学通过“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实现零距离就业安置。三是利用假期带同学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同学通过勤工俭学增强就业安置能力。四是加强与上海、福建等地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利用联办学校的资源优势,让同学更好地学到技能,实现就业安置。五是把职业教育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六是按照“学校即工厂,讲授专用教室即车间”的办学理念,积极创办校办产业。先后与广州欧誉制衣厂和广福汽车修理厂合作,将车间引报道入学开始上课校,为同学的实习和技能提升搭建平台。七是为增强职业教育办学的实效性,把课堂向农村成技校延伸,采取办学到村、送教下乡的形式将新科技、新信息、新理念送到农村,为“三农”服务。[1]